首 页   检察要闻   阳光检务   检察官风采   理论研究  基层联播   检察视频   媒体聚焦   权威发布   
基层院

 交城县  文水县  汾阳市  孝义市  离石区  交口县  石楼县  中阳县  柳林县  临县  岚县  兴县  方山县

领导简介
检察长致辞
本院概况
机构职能
工作流程
工作报告
法律文书公开
控告申诉平台
  检察视频 更多>>
学法好去处,快来离石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打卡吧
学法好去处,快来离石...
· 吕梁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品牌亮相!
· 喜报!央视《今日说法》专题报道吕梁市检...
吕梁检察微博
吕梁检察微博
吕梁检察微信
吕梁检察微信
吕梁检察头条
吕梁检察头条
吕梁检察抖音
吕梁检察抖音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人工智能对传统刑法的挑战
时间:2017-10-26  作者: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 |
  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正在全面铺开,网络社会加速形成,开始深度影响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而今,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形成的人工智能,已处在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风口浪尖,对人类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

  社会形态的大变革,使法律制度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面临人工智能的极大挑战。刑法是社会控制的手段,正在被纯粹“物化”,成为“智能时代”与“智能人”统治与驾驭“人”的制度工具,侵蚀传统刑法体系中“人”的主体性。同时,具有超人类属性的人工智能隐藏不可估量的重大制度性风险,甚至直接危及人类的自身安全与主体地位。现行刑法制度的社会基础、存在意义、任务安排、功能设定等内容,可能正在经历一场裂变,逐渐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社会与刑法”。为此,当代刑法应作出敏锐的理性回答。

  人工智能与传统刑法的裂变场域

  人工智能时代绝非“纸上谈兵”。智能量刑、智能刑法运行体系等个别性的刑法蜕变迹象相继出现,初步揭开了智能时代下当代刑法何去何从的面纱。

  (一)智能量刑系统的探索前景。电脑量刑一度备受关注,我国不少地方司法机关也在试验电脑量刑系统。在人工智能时代,借助大数据流量与智能算法,“用鼠标点击出自动化判决”,正在超越法律经验与人脑智力之间的技术壁垒,成为解决量刑规范化的技术尝试,是电脑量刑的智能升级版。

  2016年10月,欧洲科学家打造出人工智能“法官”,可以辅助量刑。2017年7月,我国“国双”检察院线产品推出定罪量刑辅助系统。根据给定资料、结合法律法规和既往案例,自动推送定罪和量刑建议。人工智能为量刑规范化注入“智能”力量,“智能化”甚至可能成为量刑公正的新评价标准。

  网络“智能犯罪”形态仍在增量,智能量刑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将扩充,“智能量刑”时代或将到来。但难题在于:如何借助智能技术,将人类语言、思维、经验等法律知识,遵循人类社会信赖的公正标准与要求,通过自动解码,将网络语言转换成可以人类识别的电子信息。否则,“智能量刑”背后的“技术暗箱”操作与“流水线”生产方式,隐藏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二)智能刑法运作体系的孕生。得益于司法数据公开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工智能+法律”的应用井喷不止。在法律检索、法律文件审核、法律咨询等方面,人工智能催生的“法律科技”正搅动法律服务市场,其中,智能刑法运作体系已走在前端。2016年,世界上首位人工智能律师(“协助展开法律研究的人工智能律师”)ROSS Intelligence横空出世。我国也正在探索智能(智慧)检务、开发智能律师系统、设立智能法院、开发智能刑事办案系统。

  当前,人工智能系统+刑法应用系统作为辅助手段,不仅可提高效率与准确度,也可通过屏蔽人情、关系等案外压力使司法判决更符合逻辑与法条本意。但其难点在于:(1)计算机语言与人类自然语言的无缝对接,如果计算机语言无法转变成人类自然语言的形式,刑法的智能化意义不大。(2)智能系统如何按照人类的思维与情感等要求定罪量刑,而非单纯按照系统设定或通过学习得出标准答案,真正实现定罪量刑的智能化。(3)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必要且有效的监管,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具有可视化与可知性,避免“技术暴力”。(4)对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数据、信息等进行保密,规范数据的采集、提供、存储、使用等行为。(5)明确智能法律体系的“法律职业人资质”问题,如是否需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职业等级认定、司法责任制等。

  (三)无人驾驶与交通事故犯罪的胎变。无人驾驶技术(汽车)是当前最成熟的应用领域。这对传统交通事故犯罪的影响有:一是“人”已不实质参与驾驶行为,“人”作为驾驶主体虚化。“人”退居二线,使刑事责任主体无从可寻,“无行为则无犯罪”原则失灵。二是基于“允许的风险”而作出的风险分配责任体系,在智能驾驶环境下失灵。毕竟查证“无人驾驶汽车”的主观罪过是技术上的伪命题。一律追究智能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是将技术作为“替罪羊”的倒退,是过度依赖替代责任的偏执之举。

  在智能驾驶时代,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主体由“人”全部变成潜在的“被害主体”,导致传统的肇事者消失,一并殃及刑事归责与制裁环节,但完全转嫁到智能技术或智能汽车提供商显失公平。同时,“人”脱离具体的驾驶行为,“危险驾驶人”在一定范围已不存在,而完全是智能机器的行为,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基础可能随之动摇。单纯作为允许的风险对待,虽符合“技术中立”的导向,却纵容过高的刑法风险,忽视被害人的利益保护。为此,应明确智能汽车的使用者、所有者、提供者、制造者的责任归属与分配问题,而不应由某方单独承担替代责任。

  (四)智能医疗与医疗事故犯罪的虚化。在智能医疗技术背景下,对医疗事故罪这一典型的业务过失犯罪而言:严重不负责任的医疗主体可能不是具体的医务人员,而是智能技术或智能机器人,责任主体出现模糊化;智能医疗技术内在的不确定风险是新变量,严重不负责任与医疗事故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更难,运用传统的因果关系可能失效。与此同时,医疗系统加速高度智能化,使医疗人员的主导地位相对下降,智能医疗行为的可替代性增强,法定医疗主体的身份专属性迅速下降,直接冲击非法行医罪的立法基础。是否取得特定医疗职业资格的主体身份专属性明显淡化,智能医疗业务过失作为犯罪的处罚条件升高,“智能人”的医疗行为与医疗过失事故之间的证明难度递增,使非法行医罪规制难以有效介入智能医疗业务过失行为。

  (五)智能创作与著作权犯罪的调试。据报道,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自主创作作品,包括谱写流行歌曲、撰写小说、电影剧本、绘画和生成诗篇和散文等。这使“人”是法定著作权主体的常识遭遇质疑。对于智能机器人作品的版权问题。有观点认为,智能机器人远未达到“人”的创作能力,无法取得著作权,可以参照职务作品或雇用作品的规定,由创制机器人的“人”享有和行使。另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仍是应用算法、规则和模板的结果,不能体现创作者的独特性,不能被认定为作品。

  智能机器人可以独立创作,使权利主体、权利形态、权利使用方式等发生变动,冲击传统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基础。比如,被害人可能是智能机器人,犯罪对象包括智能作品,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行为构造迥异,智能作品被侵害的危害样态及评价标准趋于电子化。这将倒逼著作权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网络化调整。

  人工智能与刑事归责原则

  在人工智能社会中,人与人类社会极可能面临重大挑战。“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在社会有机体中的责任”“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等社会伦理观或将修正。智能机器人如何兑现“自我担责”、何者可以对“智能人”依法归责、智能社会的“归责意义”等更无从谈起。人工智能引发传统伦理观的变更,对刑法的渗透与侵蚀也将进一步动摇刑事归责体系。

  在实践中,智能机器人引发的危险行为,既包括智能系统的技术危害,也包括智能系统作为工具时被非法利用或滥用引发的危害,更包括作为独立主体的内在风险。对于刑事归责问题,有以下思路值得考量:(1)技术中立原则。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相对的中立性,不宜过度苛责技术的危险性。应对利用或滥用技术或“智能人”直接归责。(2)基于产品责任的刑法替代责任。机器人仍可以视为是科技产品,借鉴民法中的产品责任,对网络制造者或服务提供者进行归责,是“替代责任”。(3)基于监督义务的业务过失责任。在过渡期人工智能仍由“人”发明与使用,制造者与使用者负有相应的监督义务,网络监督过失的刑事归责模式有其用武之地。(4)基于独立主体的罪过责任。“智能人”作为未来独立的新型刑法主体,应对其罪过承担相应的责任。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版权所有:山西省吕梁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龙凤南大街102号

邮编:033000   举报电话:12309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